朝阳,改革开放再出发!
1978年12月18日开幕的“十一届三中全会”,从此成为一个专有名词,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开启第二次革命,代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新起点,代表一部伟大史诗的新篇章!沧海横流,曲折壮阔,中华民族从命运谷底奋力崛起,红旗猎猎,号角长鸣,踏开了一条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!
与全国各地一样,改革开放的春风,为朝阳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着生机和活力。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,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解放思想、改革创新、发奋图强、团结实干,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,走上了一条摆脱欠发达、实现现代化的光明大道。
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从京九开通的“天下不敢小朝阳”,到京九铁路、邯济铁路、济聊馆高速公路形成的“黄金大十字”;从“撤地设市”掀开新的发展篇章,到“江北水城·运河古都”的城市品牌响彻大江南北;跻身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志着“五城同创”的目标成功实现,全市上下又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阵阵热潮……朝阳的发展历程,彰显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,折射着时代的脉动与潮流。
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。张海迪、孔繁森、白云等一批在全国有着深远影响的英模人物涌现出来,并入选了改革开放40周年40个感动山东人物;信发、时风、祥光、鲁西化工、东阿阿胶等一批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大企业迅速崛起,成长起来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……他们是朝阳儿女的优秀代表,更是朝阳奋斗者的群像。
新时代东风浩荡,中国梦曙光在前。40年的探索、40年的奋斗、40年的积累,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,我们心中更多了一份坚定自信,多了一份睿智从容。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,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阶段的朝阳,更有待继续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。眺望未来,我们要用驰而不息的坚定信念,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,追逐新的梦想,书写新的传奇!
历史是未来的钥匙。为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朝阳发生的巨大变化、书写下与改革开放有关的生活故事、留存下每个朝阳人的青春和梦想,也记录下这个无与伦比的时代,朝阳日报自今年8月23日起,陆续推出了四期《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刊》,集中反映全市上下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、积累的宝贵经验,激励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。每期特刊都围绕城市、经济、农村和生活等多个主题,开设了《朝阳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特稿》《见证》《人物志》《口述》《影像志》等版面,采写了一批有情怀、有温度的稿件,精心选取了一幅幅主题鲜明的照片,表达过往不凡岁月的心声,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!
东昌府区、临清市、冠县、莘县、阳谷县、东阿县、高唐县、开发区、高新区和度假区都刊发了改革开放40年专刊,教育、医疗、金融、商贸、文化、水务等各行业部门以及部分乡镇也都刊发了专版。这一系列特刊,既见证了全市上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,盘点改革开放的风云故事与风云人物,又聚焦各行各业改革开放的新举措、新亮点,展现了全市上下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和全新实践,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。
在今天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特殊日子里,我们推出《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刊》第四期,通过系列特稿、重访见证、人物口述、照片对比等方式,唤醒每个朝阳人心底的最深记忆,找寻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,从自豪感中积蓄锐意前行的奋进动力,激励全市上下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继续坚定前行。
朝阳,改革开放再出发!
宜居宜业 活力迸发
□本报记者 曹天伟
秋色浓如酒,红叶映碧流。徜徉在深秋的凤凰苑森林公园,婆娑树影,潺潺流水,通幽小径,一处处美景令人沉浸其中、流连忘返。“公园经过改造,脱胎换骨。周末带着孩子来这里,走进大自然,呼吸新鲜空气,感觉神清气爽。”家住山水文苑小区的孙乾说。
葱茏的公园绿地,热闹的文化广场,整洁的社区小区……一处处看似微小的角落,在不经意间刷新着人们的幸福感,为这座城市的进步作着最好的注脚。
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,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。40年来,在改革开放旗帜引领下,朝阳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,让城市温度与经济速度更加协同:创建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,打造城市品牌;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,路域环境综合整治,水、大气污染防治,保护碧水蓝天;加大城乡建设投入,完善基础设施,开展棚户区改造,营造宜居环境……
我们不仅看到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无限活力,更看到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笑脸!
扩容提质,打造幸福家园
“一条马路一盏灯,一个喇叭听全城。”曾是对改革开放之初的朝阳最真实的写照。
闭塞的交通,让这座籍籍无名的小城越发贫穷落后。以公路为例,1978年底,朝阳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仅有1921.1公里,其中干线公路930.2公里,县乡990.19公里;全市只有二级路18.5公里,而土路有854.2公里。“要致富,先修路。”努力提升优化交通条件,成为朝阳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。40年来,全市上下群策群力,全力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1996年济聊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,朝阳往返济南的时间缩短至三分之一;同年,京九铁路通车,从朝阳乘车北可达北京、南可抵香港;21世纪初,随着济聊馆高速公路投入使用,朝阳实现与西部省份的高速连接。特别是近年来,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,德商高速建成通车,青兰高速、郑济高铁、雄商高铁、朝阳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扎实推进,立体化大交通格局正呼之欲出。
与交通基础一样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城乡环境。
古城区巍峨的光岳楼,居高临下,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升级蝶变之路。40年来,朝阳中心城区及各县(市)城区框架不断拉大,建设水平持续提升,从旧式民房到高楼林立,从市井街道到宽阔大路,从老旧小区到现代社区,美丽朝阳破茧而生。仅2017年一年,全市棚户区改造就新开工3.5万套,改造老旧小区121个,曾经破败的城中村,被环境优美、设施齐全、幢幢新楼的城市新社区取代,当地居民真正过上了城市化的生活。
城市功能的完善,不仅体现在“硬件”设施配套提升上,也体现在“软件”功能的不断完善上。曾经,朝阳剧院路口是市城区极易积水、积涝的洼地,是城市治理中的一大难点。临街的海艺婚纱摄影馆老板朱洪杰回忆,道路实施雨污分流前,每逢大雨,临街的店面常遭水浸。“2012年柳园路扩建,道路下面重新埋设了雨污分流管道,就再也没被淹过,真要为咱市委、市政府点赞!”谈起身边的变化,朱洪杰都会不住地夸赞。多年来,在城市框架持续扩大的同时,供水、供电、供暖、供气、排水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设施也不断完善升级。以排水为例,自2012年起,全市新建改建道路全部采用雨污分流的形式,“十二五”期间建成管网736公里,2016年、2017年又分别建成81.6公里和105公里,有效增强了城区防洪排涝能力。
真实的幸福感是家园。过去,每当提起农村,许多人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幅“脏、乱、差”的画面,而今,这一局面实现了根本性转变。我市大力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、旱厕改造等工作,“垃圾围村”的现象没了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整洁的街道、干净的沟渠。自2012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以来,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.2万户。2017年,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3135公里,1549个村居实现硬化路“户户通”,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。
生态优先,激发绿色动力
11月6日早晨七点半,家住昌润莲城小区的孙成磊来到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,取出一辆自行车,向位于当代大厦的单位赶去。“直接骑到单位附近的存车点,不堵车、速度快,还健康环保!”十多分钟的路程,没有了平时开车的拥堵,他感到格外惬意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朝阳市民像孙成磊一样,更愿意选择绿色交通工具出行。近年来,我市大力推行公交车、公共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,优化城市交通体系,为建设生态朝阳提供交通保障。目前,全市共有城市公交车3245辆,其中新能源公交车2438辆、清洁能源车辆549辆,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2.05%;在城区投放公共自行车1万多辆,为市民绿色出行、健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;在徒骇河滨河大道和四环路的绿化带中建设了10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,方便自行车爱好者骑行。
“行”,只是变化的一个方面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,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,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……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开展,把绿色、生态、低碳的环保理念悄悄植入居民生活,越来越多的市民有意识地选择绿色生活方式,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家园。
“前几年冬天雾霾重,有时早晨出去能闻到刺鼻的气味。现在空气好多了,外出晨练也更放心了。”如今,晨练已经成为市民张欣生活中的一部分。优良的生态环境,是最大的民生福祉。近年来,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部署要求,打出一系列环保“组合拳”。一方面“治标”,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水、大气污染防治,先后清理取缔“散、乱、污”企业3000多家;一方面“固本”,把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,下大力优化产业结构,提升产业层次,培育发展“绿动力”。
今年10月15日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深圳召开的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,朝阳获得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称号。绿色,是一座城市的底色。自2015年市委、市政府部署“创森”工作以来,全市累计完成道路、水系绿化5600公里,流转土地45.9万亩,新增国土绿化面积60.8万亩,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4.72个百分点,市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%以上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以上,群众对“创森”的支持率、满意度均达到90%以上,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“创森”带来的生态福祉。
如今的朝阳,城乡绿了、天空蓝了、河水清了。人们的幸福指数,在浓浓绿意中日益升腾。
创新创业,建设活力之城
安居与乐业,是密不可分的整体。一座宜居的城市,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、生活条件,还要方便人们就业创业,让他们享受更加舒适、更有尊严的生活。
1981年出生的王延旭,在深圳赛格日立公司打工十多年。离开赛格日立后,他和妻子自主创业,在网上经营婴儿用品,并逐步由C店向企业模式过渡。2016年下半年,在外漂泊多年的王延旭和妻子回到朝阳,租赁仓库和办公室开展业务。目前,他在朝阳的公司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左右。随着家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,如今,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朝阳人像王延旭一样,走上返乡创业的路子。
创业是否活跃,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。改革开放之初,作为传统农业区的朝阳,由于工业企业较少、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,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弱,自主创业更是凤毛麟角。为此,朝阳历届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,通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、开展劳务输出等措施,促进群众稳定就业。同时,积极优化营商环境,落实各项扶持政策,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。
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,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作出了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。2016年8月26日,我市召开创新创业暨科技奖励大会,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》,推出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政策,以充分激发全市创新创业发展活力。今年7月18日,我市又召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,就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、抓好引资引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。支持创新创业,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。
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,是对创业者最有力的支持。我市积极放宽工商、税务登记、贷款条件,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创办企业的,给予贷款及贴息支持等优惠政策;对相关的税费尽可能提供优惠,能缓缴的缓缴、能减免的减免、能给予补贴的尽量给予补贴。
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,完善基础设施、园区设施、生活设施等“硬件”,投资建设创业孵化基地;通过创业沙龙、创业导师论坛等一系列创业服务活动,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服务。
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,深入推进“一次办好”改革,最大限度地提高办事效率,降低创业成本,为创业者提供最大的便捷……
一系列“组合拳”,充分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。朝阳电商园入驻企业110余家;星光城市广场创业大厦、荣富中心入驻小微创新创业型企业600余家;当代财智大厦入驻企业190家。
回首奋斗历程,展望光明前景,朝阳这座宜居宜业之城,正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,开启更为壮阔的逐梦之旅!
温馨提示
有问题想要咨询怎么办?
在线
咨询
如果你有男科问题需要免费解答?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在线咨询,有专业医生为你解答,有什么阳痿早泄、前列腺疾病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