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愿扎根基层,难道全怪乡村医生吗?
我们知道为了解决基层人才缺口,各地也出台了各种扶持乡村医生的政策,针对乡村医生的免费专业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,还有很多培训计划,比如转岗培训计划、定向培养计划、在岗医生技能培训等等等等。
然而,现实的状况却并不乐观,造成这样的形式的原因,我想大家都能猜到有哪些!
1乡村医生投入与付出不匹配
乡村医生的收入普遍在村里排中等以下,不仅远不及外出打工人员的收入水平,而且比种地的农民挣得还要少。这是事实,也是现实。
我们知道乡村医生们的工作相当繁重,但是他们的收入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比,还存在很大差距,政府给予乡村医生的补贴明显过低。
所以薪酬收入与付出极不平衡的问题,是乡村医生反应最多的。
长期以来,部分乡村医生人员工资得不到保障,缺少相应的劳务补助。当他们从这个岗位“退休”后,将面临没有工资,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,又无力从事其他劳动,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困境。
很多村医都没有养老保险,现在可能好点,村医可以参加农民的养老保险了,但这个保障水平很低。可以说,乡村医生的福利待遇、养老保障等确实是很差劲,所以年轻的不愿意进来,年老的只好守着岗位。
2乡村医生职业发展不清晰
有乡村医生吐槽,认为目前我国基层医疗重公卫,轻医疗。
公卫占比过大使得乡村医生没时间看病,接触的病例也比以前少了不少,限制了提高的空间。他们忙于应付各种指标,各种检查、报表,自己成了公卫宣传员,干着许多不痛不痒的事,还总忙不完。
很多乡村医生都开始迷茫,明明自己是一个医生,应该是看病的,怎么做起了资料统计员的工作?
当然各种政策也都倡导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化的方向发展,鼓励和支持在职乡村医生通过继续教育,取得中等以上医学专业学历,努力通过考试。
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必须要有正规中专以上学历才能报考,但现在在岗的许多乡村医生尚无规定的中专学历,乡村医生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比例差异较大。
3社会地位认可度差,缺乏职业荣誉感
农村居民不信任乡村医生是普遍现象,在村民们看来,乡村医生就像是一个“开药机器”,只会量血压、测血糖的,又不给看病拿药。
因为在村卫生所有的药拿不到,越来越多的村民放弃了在“家门口”治疗的便利,只好多跑几里路到乡卫生院去看病,病稍微重点儿就要转到县级医院,不但没有减轻就医负担,反而增加了看病的费用。
无论从何种角度看,乡村医生都是“福利服务工作者”。也就是说,乡村医生是“福利”性质的卫生服务提供者,而不是“商业”性质的卫生服务提供者。
他们不仅不需要交费纳税,而且还应该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、福利收入的保障和社会的尊敬。
村医收入下降、付出和收入不相称、担心医疗风险、养老没有保障,越来越多的乡村医生离开了原本觉得还有些崇高地位的村医岗位。
拥有一个光明的工作未来,是广大老年村医所期望的,这也是所有乡村医生所需要的,忙碌一生,只求平平淡淡安然度过,不想遗憾!
温馨提示
有问题想要咨询怎么办?
在线
咨询
如果你有男科问题需要免费解答?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在线咨询,有专业医生为你解答,有什么阳痿早泄、前列腺疾病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问。